当高考少年圆梦大疆,在“天空之城”寻找创新密码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1 23:42:55

  “我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玩无人机,希望大疆能够给我一个参观‘天空之城’的机会!”6月9日,高考刚刚结束,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3)班的陈立伟向南方网记者说出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6月19日,在南方网和大疆的共同努力下,陈立伟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空之城”。“我特别喜欢这种科技感的风格。”陈立伟一踏入“天空之城”就发出由衷的感慨。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落,整个空间充满了未来感的设计元素。记者跟随陈立伟的脚步,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疆探访之旅。

  空中花园、廊桥、无人机

  第一视角沉浸式打卡“天空之城”

  第一站,陈立伟来到“天空之城”的空中花园,这个被员工们亲切称为“摸鱼圣地”的独特空间。“当思路堵塞、灵感枯竭时,埋头苦干反而难以突破。这时候走到这里,俯瞰城市天际线,往往能获得新的启发。”大疆员工泽阳介绍。

  “在这放一首《天空之城》的BGM应该很有感觉!”陈立伟兴奋地说,大疆的建筑美学竟然能与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完美融合,人生中的两个梦想在这里交汇了。

  第二站,陈立伟抵达了令他心心念念的“廊桥”——这座连接“天空之城”双塔核心的悬空连桥,采用了极具未来感的钢结构骨架,犹如一道银色的虹弧,横亘于两座摩天大楼之间。“这个设计我向往已久,今天终于能亲身体验这种凌空漫步的感觉。”

  得知陈立伟是无人机爱好者,大疆特意设置了无人机体验环节。在“天空之城”下,大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师杨振向陈立伟展示了最新款专业级无人机DJI Matrice 400、DJI Matrice 4T,并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以及适用场景。面对集成各类传感器与智能功能的专业级别的无人机,陈立伟的眼神充满好奇,不时与工程师讨论无人机不同功能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故事。“飞行体验太震撼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专业的设备。”陈立伟表示,这种操控专业无人机的感觉太独特了,有种“变身”行业飞手的错觉。

  对话工程师

  拨开云雾的科技启蒙

  与工程师的面对面交流,是陈立伟此行最期待的环节。为此,他精心准备了不同领域的问题清单:从具体的技术思维、产品研发的挑战,到对前沿技术的畅想,延伸至个人成长路径与大学规划。工程师们以开放务实的态度,为他答疑解惑。

  面对如何保持技术创新的提问,杨振回答道,大疆虽然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为用户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但真正的创新者永远着眼于那些尚未被攻克的“技术深水区”。正是这些待解的难题,持续驱动着他们进行技术迭代与突破。

  “失败的定义其实是多维度的,取决于你观察的角度。但关键在于,只有当你自己内心真正承认某件事失败了,它才算是真正的失败。”在探讨如何看待研发过程中的失败时,泽阳向陈立伟分享了他的见解,如果你不认输,始终保持信念和行动,总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

  对话过程中,陈立伟提出的问题大多源于当前研发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痛点与自身困惑。“工程师们的指导为我拨开了迷雾,指明了全新的方向。”他表示,这意味着他在大学继续研发项目时,可以避免高中阶段那种大量的盲目摸索和弯路。大疆工程师们提供的方法论和展现出的求真务实、积极创新的精神,令他受益匪浅。

  这次深入交流彻底重塑了陈立伟对工程师群体的认知。“他们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对技术人员的刻板想象——并非埋头写代码、不修边幅的‘技术宅’,”他感慨道,“相反,他们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开放且极具创造力,展现出一种务实创新、积极向上的探索者姿态。” 这种朝气蓬勃的工作状态和团队氛围,不仅颠覆了他对工程师个体的印象,更刷新了他对整个科研团队的想象。“他们就是我心目中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理想模样,也是我未来渴望成为的那种人。”

  回顾这一天的探访,陈立伟感到收获远超预期。从充满灵感启发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观、建筑美学),到精妙绝伦的工业设计,再到产品背后工程师们所展现的技术思路与创新思维。这种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震撼体验,是他一生中珍贵的财富。“或许在当下,这份财富的价值还未能完全显现,”陈立伟说,“但我深信,在未来的每一次技术攻坚、大学项目的深度探索,乃至步入职场后的专业挑战中,这段经历都将成为激发我灵感的重要源泉。这种浸润式的创新文化体验,对我而言具有难以估量的宝贵价值。”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单燕 李润芳

  摄制 张瑞霖

  设计 陈伟红

  校对 陈学德

顶: 85131踩: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