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深中通道1周年:车流热力图解读湾区融通新变化|数说大湾区 正文
时间:2025-07-02 06:17:36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热点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86000辆。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掏出手机,打开导航,你有时能看到拥堵到发红的深中通道。过去一年,平均每天有86000辆次汽车驶过这里,也悄然改变了大
解码粤港澳,数说大湾区,本期的关键数是86000辆。
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掏出手机,打开导航,你有时能看到拥堵到发红的深中通道。过去一年,平均每天有86000辆次汽车驶过这里,也悄然改变了大湾区的日常生活。
我们将导航地图中深中通道每天的拥堵指数化作颜色贴纸——绿色代表通畅,黄色代表缓行,红色代表拥堵,深红代表严重拥堵。
再把这些“贴纸”一天天贴进日历,就绘出了一张横跨近十个月的深中通道拥堵热力图。
从这幅热力图中,我们发现了三个关键趋势。
趋势一:节假日车流爆棚,通道带火湾区旅游圈
日历中的红色格子代表节假日和周末,中秋、国庆、“五一”等节假日几乎被深红色覆盖,平均拥堵指数达3.9,已达到严重拥堵级别。
今年5月1日,深中通道的拥堵指数飙至12.34,为近一年最高。这意味着,当天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是平日的12倍以上——平常30分钟的车程,“五一”假期首日可能要花上超过6小时。
火爆车流背后,深中通道显著拉动中山旅游热度。预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平台上中山酒店的预订量同比上涨70%。
趋势二:30分钟跨城通勤,深中之间越走越近
过去,从深圳到中山需绕行近两小时;如今,经由深中通道,仅需30分钟直达,成为越来越多在深工作者的“双城通勤”新选择。
数据显示,除去节假日影响,深中通道工作日的平均拥堵指数为1.09,整体通行顺畅,通勤效率显著提升。
除了自驾出行,深中通道上的深中巴士也大大便利了市民往来。截至今年3月,深中巴士累计运送乘客超过200万人次,发车超6.6万次,已成为湾区跨城流动的重要通勤方式。
这样的通勤节奏,正在重塑湾区人的生活半径。
趋势三:网友热打卡,深中通道通向理想生活
车流之外,深中通道也成为人们记录美好生活的新背景。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社交平台上与深中通道相关的关键词中,“美食”“大桥”“日出”热度领先。桥头打卡、乳鸽飘香、海景朝霞,一幕幕湾区生活图景在这里定格。
同时,“公园”“酒店”“花园”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展现出城市空间与自然景观的交融。深中通道不仅是一条跨海通勤线,更延伸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从“自驾”到“看海”,从“风景”到“美食”,这座通道串联起人们对松弛与热烈的双重向往,也让“生活在湾区”拥有了更多元的打开方式。
从庞大车流的色彩变幻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通道的繁忙,更有大湾区城市群跳动的共同脉搏。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之际,这条跨海长虹正持续重塑珠江口发展格局,大湾区融合故事也将续写新的篇章。
统 筹:李 琳
监 制:朱 景
策 划:王子奇(实习)、赵佐燕
剪 辑:罗渊
设 计:汪婉莹
校 对:陈学德
7月1日起,这些重要国家标准将开始实施2025-07-02 06:05
“这是我对党和国家的最后一点贡献”2025-07-02 06:03
丁真携中国甘孜马助力第六个中国爱马日,爱马“珍珠”登上热搜2025-07-02 06:02
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30日实施了331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2025-07-02 05:00
“美式轻骑法”的四种方式:骑马时,是“坐”还是“不坐”?2025-07-02 04:57
图解|广东省消防部门惠民便企12条新举措2025-07-02 04:40
陈先礼:劲吹“文明风” 绽放“幸福花”2025-07-02 04:37
国家防总与气象局联合发布最高级别山洪预警,这些地方务必提高警惕→2025-07-02 04:03
叶集区史河街道柳林社区:“幸福邻里”小支点撬动基层大治理2025-07-02 03:39
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来了!你想去哪玩?2025-07-02 05:53
粤海新规|《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权威解析2025-07-02 05:43
铜陵市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庆祝党的生日2025-07-02 05:36
疫情风险降级后北京首赛:2021超级马术俱乐部联赛第7站为全运会热身2025-07-02 05:34
地铁惊现“病号服”与“绿巨人”互拍引骚动,官方回应来了!2025-07-02 05:31
铜陵市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庆祝党的生日2025-07-02 05:31
2021年京津冀马术公开赛(天津博润思站)圆满完赛2025-07-02 04:09
“安徽好人”吕后:公益在路上 爱心无止境2025-07-02 03:51
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广东发力这件“乡村网事”2025-07-02 03:46
2025年广东夏季高考第二日,社会各界持续温馨助考2025-07-02 03:35